有網友留言,自己在大學的專業是室內設計,但做的基本是銷售的工作。現如今畢業在即,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行業,畢竟這關系到自己今后幾十年的職場生涯。
俗話說得好,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現如今,男女都怕入錯行。改善生活質量,打好經濟基石,很大程度都依靠選擇的行業。選對賽道,才是真正的職場捷徑。
對于初涉職場的人來說,相比盲目進入一個行業后再去摸索行業現狀,不如在擇業階段,就提前明確目標,打好基礎。
按照以下三個步驟,逐步提高行業選擇的能力,能讓你最大程度避免走錯路。
01
提前確定職業方向,明確發展路線
我有一位在傳統百貨業深耕7年的朋友,他去年辭去工作,轉行到互聯網行業。
雖然兩個不同行業有不少相通的底層商業邏輯,但他終究還是因為沒有提前做好職業定位,導致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了7年之久。
我問他,是什么原因導致遲遲無法展開行動。他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弄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么,適合什么,能做什么。”
可以看出,這位朋友的關鍵問題,就是沒有提前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從而導致只能被動地做出選擇。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
職場心理研究專家沈杰提出的“三步法”,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首先,從“點”開始行動。
準備一張白紙,從無到有地列舉出自己的一維興趣“點”,比如閱讀、英語、繪畫、寫作、旅游等。
原因很簡單,從踏入職場的那一刻開始,我們的生命幾乎有2/3的時間都和工作有關,如果對其沒有興趣,很難長久堅持下去。
其次,點動成面地構造自己的二維優勢“面”。
許多興趣愛好,喜歡的人很多,卻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夠做好。
比如游戲行業,在電子競技比賽日益發展的當下,許多青少年將“職業電競選手”作為職業發展目標。對此,市面上甚至誕生出“電競機構體驗職業戰隊訓練”這樣的機構,來專門“勸退”想從事職業電競選手的青少年。
利用兩到三個月時間,對這些青少年進行正規電競選手那樣的嚴苛訓練。其中大部分的人,不到一個月便自動放棄了,而那些真正有天賦的人,也會離夢想更進一步。
畢竟,很多事情誰都喜歡,但不一定能做好。只有找到自己真正擅長的,才能更好地為職業發展提供助力。
最后,面動成體地搭建自己的三維金字“塔”。
從前面剩下的選項里,找回報率高的行業。簡單來講,就是先找自己喜歡做的,從中篩選出自己擅長做的,再從中篩選出能夠給出較高人力資本溢價的行業。
這樣的行業選擇有兩點好處,一是入行就能拿到不錯的收入,避免無法維持生活而被迫轉行;二是這樣的行業機會也會比較多,包括職業發展和職能培訓。在這樣的行業里,付出同樣多的努力,個人獲得的回報將會更多,也就能更好地推動今后的職場良性發展。
必要情況下,可進行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咨詢,根據專業的職業圖譜,明確自身發展路徑。
02
深入行業背景調查,儲存行業信息
仔細想一想,我們身邊許多人,上網買個幾十塊錢的衣服都要在各個App左右比價,看評論、研究店鋪等級,但在選行業這種更加重要的事情上,卻容易草率對待。
職場中,選擇經常要大于努力本身。因此,在確定大致的發展目標后,還需深入進行行業背景調查。包括行業現行情況、市場前景、行業人員的供需情況、企業的總數和分布情況等等。
有專家將行業大致分為了3種類型,分別是基礎型行業、專業服務型行業和新興行業。
基礎型行業一般以大型國有企業為市場主要參與者,以及少數發展不錯的私企,比如通訊行業、石油行業等。
如果是選擇這種行業,大多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發展,弊端就是除非能力特別出眾,否則三到五年時間就會遭遇職場天花板,尤其是處于成熟期和衰落期的基礎型行業。
而專業服務型,則是職業路徑本身規劃清晰,行業垂直性強的行業。比如醫生、律師、公務員等,通過能力和經驗的積累,獲得職業發展。一般情況下,做得越久,個人價值就會越高。
最后一個新興行業,則是由市場需求推動產生的行業,比如互聯網、電商、電競及其他新興行業。并且,這類行業的迭代速度也是三種類型當中最快的。優點是,伴隨市場需求的變化,個人能力進步與市場價值的提升會更快,缺點就是淘汰率也相對更高。
所以在選擇行業時,最好提前了解了行業目前的大體情況,并對自身的求職方向與重點進行合理的調整,找到適合自己且擁有足夠成長空間的行業進行發展。
03
小步快跑試錯后,根據反饋快速調整
最后,企業對外公布的行業數據畢竟有限,不管我們做多么周密的準備,都只能大致了解到一個行業的20%-30%。另一方面,我們的興趣愛好和專業擅長,也會伴隨時間的變化,不斷進行調整和轉變。
因此,除了長期跟蹤,從動態中提煉細節,還有一個建議,就是不要抱著不切實際的“完美情結”,總想要把所有事情都弄明白了再動手。
更好的做法是,通過實習、外派、兼職等方式,先小成本地嘗試自己認為可能正確的方向,然后根據反饋快速調整,這樣效率才會更高。
類似于之前舉例的“電競機構體驗職業戰隊訓練”,便是通過投入少量精力進行快速嘗試和快速總結,然后再決定自己是否要朝這個方向走的好方法。
這也是所謂“小步快跑”的互聯網思維,同樣適合我們在擇業階段進行活用。
作家博爾赫斯曾說:時間永遠分岔,通向無數的未來。
對于即將畢業,或者正在擇業階段的人來說,不同行業的選擇不僅僅是時間的分岔,也是人生道路的分岔。對于前方未知的路況,我們雖不能提前走一遍,但卻可以提前預演。
如果不想出師不利,那么,在找工作這件事上,就要多多思考、認真準備、謹慎選擇。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最終找到心有所屬的“好”工作,首戰告捷且一站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