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經常加班996的HR,十有八九是做招聘的;
每天刷簡歷、做溝通的數量成百上千,最后能來面試的寥寥無幾,最終能錄用的更是鳳毛麟角。
招聘HR如何走出這種忙累的處境呢?相信本文能給你一些啟發。
HR每天忙招聘
對不對?
如果有人問你:HR每天忙招聘,對不對?
你的回答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要看HR部門忙的是什么招聘工作?
如果,HR部門忙的是『招聘管理』,我覺得這個答案是:YES!
反之,HR部門忙的是『執行招聘業務:看履歷、面試…』,我建議你回答:NO!!!
為什么呢?請看下述的三個反思:
反思一:如果招聘讓HR忙的不可開交,招聘管理體系該由誰建立與提升?
我們常見一種錯誤的管理思維:只要有關人的事,就是HR的事。
然而,人力資源功能要能良好發揮,需要有兩種角色的配合:
角色1-人力資源制度的管理者:人力資源部門,負責制度設計、培訓、導入、優化...
角色2-人力資源制度的執行者:公司內所有的用人部門主管
換句話說,把招聘工作做好,需要兩個角色:
角色1-招聘制度的管理者:HR部門,確保公司招聘制度的專業性、系統性、有效性。
角色2-招聘制度的執行者:所有用人部門主管,用心學習HR部門所安排的招聘制度培訓,并且根據培訓內容,執行公司所頒布的招聘制度。
老天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時,HR如果都忙細節,就缺少時間構思HR系統!
只有HR做好招聘管理的體系搭建,讓用人部門承擔起正確的招聘角色,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反思二:如果招聘讓HR忙的不可開交,用人部門主管是否已經失職?
要完成本部門的工作目標(結果指標),需要什么完成什么任務(前驅指標)?
要完成上述的任務,人才需要哪些專業能力?
如何在短暫的面試中,鑒別候選人是否有這些專業能力?
如何在試用期中,對候選人進行計劃性的考評,以便決策試用期通過與否?
回答上述問題,是每位用人部門主管的基本職責!
HR人員很難比部門管理者更好地具備該部門的專業,自然不能從部門專業的角度去了解部門的用人需求,所以無法比用人部門主管更理解用人需求。
HR部門的工作,就是要建立一套制度,讓用人部門能夠清楚把握這些問題!
如果HR回答的更好,表示用人主管對部門的用人需求已經失控,你不妨考慮:讓該HR人員來做這個部門的部門主管。
反思三:HR部門招聘工作滿載時,是不是HR陷在自己打造的惡性循環?
如果HR部門錯位,沒有做好『招聘管理』的體系搭建,必導致用人部門不能在招聘中扮演正確的執行角色,招聘失敗率就會提升.
甚至,優秀人才離職率逐漸提高,其結果是部門績效缺口逐漸變大,然后,用人部門主管只好要求HR部門為本部門輸送更多人才。
禍不單行,公司內有一個部門錯誤地依賴HR部門的招聘產能時,通常,其他的部門也會依樣畫葫蘆地跟進。
更不幸的是,更多的招聘需求,只會稀釋HR部門的招聘品質,
尤其在高端專業人才的招聘上,HR基本沒有識別其專業的能力。
當然,招聘失敗率居高不下,HR部門將繼續陷在雪片般、無止盡的招聘需求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悲催的是,這個招聘惡性循環,似乎是HR自己的錯位所打造出來的。
招聘HR,
你是否定錯位了?
我常提一個問題供職業經理人思考:是誰付了我們薪水?
雖然開始各類答案不同,最終大家都會有個共識:付我們薪水的是客戶!
客戶付我們薪水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為客戶創造了價值,也就是達成了客戶認可的績效。
當然,這個績效要優于競爭對手!
我們之所可以達成客戶認可的績效,是因為我們的人才組合具有完成績效目標的能力。
所以,本篇主題的答案,既不是人才,也不是績效,而是『持續達成團隊績效的能力組合』。
請原諒我用這不太好的標題,來刺激您思考:招聘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我認為,招聘的本質,是維持『能持續達成團隊績效的能力組合』。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根據其中3個關鍵字,延伸3個招聘的正確理念。
■ 團隊:你的團隊可以是全才,個人應該是專才;
■ 績效:不能提升團隊績效的招聘,都是耍流氓;
■ 能力:達成短期績效也許靠運氣,持續達成績效靠能力。
正確招聘理念1:你的團隊可以是全才,個人應該是專才。
當你明確了部門的能力組合之后,至少可以為你的團隊帶來以下好處:
防止你招聘牛人,也防止你付很牛的工資;
明確辨識能力缺口,就能有效掌握團隊培訓需求、制定具體的個人發展計劃;
認識『結構性面試鑒別求職者能力』的重要性,也是團隊成員必須掌握的招聘管理能力。團隊越多人正確地參與面試,招聘成功率越高。
正確招聘理念2:不能提升團隊績效的招聘,都是耍流氓!
管理就是投入,績效就是產出,投入產出比必須>1,才是有效果的管理。
招聘工作也是同樣的道理,其目的是為了達成部門績效,所以必須要以績效為導向來布置招聘工作,提供以下原則供你參考:
如果不清楚招聘崗位的1年績效目標(或至少半年),等于沒有具體的招聘需求,人力資源部也不該受理你的招聘需求;
你必須明確要招聘的崗位在團隊中扮演什么角色、在流程中有什么具體交付、對他人績效有什么影響。
因為好的伙伴,不止個人專業能力要合格,合作能力也要合格;
招聘崗位的績效目標,必須與部門績效目標掛鉤,部績效目標必須掛鉤公司的戰略目標。
換句話說,每一位個人績效的達成,其總和就是部門績效的達成、也就是公司戰略目標的落地。
正確招聘理念3:達成短期績效也許靠運氣,持續達成績效靠能力。
互聯網時代,市場變化越來越快,企業的戰略目標也隨之需要不斷優化,甚至有時必須“先開槍、再瞄準”或是“邊開飛機,邊換引擎”。
現今組織中,也許我們還能夠具體把握大部分中、基層崗位的短期績效目標,例如1年左右,然而時間一長,1年以上就不好說了。
尤其是高階的崗位,所承擔的任務隨著市場變化而瞬息萬變。
換句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板的一句話。
(老板有3個,一是你的上司,二是內部客戶,三是外部客戶)
雖然,短期績效目標常常有所變化。
但是,個人的專業能力、團隊的綜和能力,不會常常變化。
所以,抓準以『持續達成團隊績效的能力組合』作為招聘工作的主導思想,就不會被求職者過往的績效左右你正確的判斷。提醒你以下幾點:
1) 分辨候選人履歷上亮眼的績效,主要是靠他個人的能力,還是靠他所處單位的組織能力;
2) 明確他是否在過去不同的單位與平臺,都能持續達成績效;
3) 明確他的能力廣度與深度是否有逐年提升,往T字形人才發展。
我們招的是『人』還是『績效』?
我們招的是『能夠持續達成團隊績效的能力組合』!
文章來源于 五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