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想找一份工資高的小廠普工,辛苦點累點沒關系,打工就是吃苦頭賺辛苦錢的。”
每個人都在為生活辛苦奔波,想多賺錢并沒有錯,但在埋頭苦干時,也要養成抬頭看路的習慣。
很多職場人往往忽略了,在高強度工作背后,屬于自己的成長時間正快速流失。
這樣的辛苦錢在短期內讓你看到結果,使付出跟收入成正比,放在長期主義的框架下,卻在扼殺你的未來。
身在職場,如果不以正確的方式賺錢,即便靠吃苦能支撐一時,也無法賺一輩子。
為什么我勸你少碰“辛苦錢”?
1、擠占下班時間,降低成長速率
朋友肖肖在出版社工作,平時的任務主要是撰稿。
除此之外,她還執行著排版、審核、收集等工作,每天加班9點,下班后基本是倒頭就睡。
前幾天她跟我抱怨,在公司工作這幾年,每天把熟練的技能復制到麻木,除了薪酬比別人高一些,一點長進也沒有。
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
很多職場人每天的工作內容,看似完整地交付工作,其實是對著所掌握的技能進行重復利用。
下班后被忙碌的工作擠占,缺失學習技能、知識的機會,就會出現輸入跟不上輸出的局面。
時間一久,在業務上難以取得精進,技能水平也在倒退,難以出現崗位上的拓展與創新,成長速度趨于持緩,消耗著未來的潛力。
2、縮減選擇權,使人生陷入被動
作家李尚龍說過一個故事。
他的一個讀經濟學的學妹,為了賺外快,把所有時間都花在教學上。工作填滿她的生活,讓她忙到沒時間學習。
盡管教師與進投行的目標相悖,可被漲工資的甜頭吸引,她選擇繼續。
畢業后,身邊的同學都去了跟經濟有關的五百強公司,她連該考的證書都沒考,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把路走窄了。
用錯方向的過度賺錢,除了能得到領先別人的薪酬,其實在積攢矛盾,等到矛盾積累到極限時,失去的卻是就業機會、格局、眼界等隱形價值。
一旦離開崗位,市場對你進行重新評估,求職時就會出現屢屢碰壁的局面。掌控不了選擇權,只能聽從別人調配,把自己的人生推入處處受限的境地。
3、產生心理飽和,出現職業倦怠期
曾看過一個網友的經歷。
為了得到更多薪酬,他決定每天12小時待命,有時候持續工作三周不休息。
上班后開始連軸轉的生活,連上廁所的時間都要掐著表。
從幾百條數據中整理出一系列統計報表,將報表整理打印好,在固定的時間發給相關領導。
工作持續半年,壓力大到做夢都在趕制資料,剛開始的干勁被疲憊沖散,他的心里泛起強烈的壓迫感。
生活一度被工作填滿,人就會感到倦怠,處于緊繃的狀態,最終承受不住壓力,產生心理飽和。
所謂心理飽和,指的是處于厭煩的心理狀態,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無法持續某些任務。
長期處于厭倦狀態,持續消磨干勁,就不容易對工作提起動力,從而降低工作效率。
怎么才能跳出“辛苦錢”陷阱?
1、克服短線思維,走長期主義道路
在一次TED演講中,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萊頓分享過一段經歷。
克萊頓在參加五年一聚的大學聚會時,他遇到的同學都跟合適的對象結婚,事業發展較為順利。
等到第10年、15年、20年,大家相聚一堂,他發現在用力追求事業的底色下,很多人很難處理好親密關系。
大多數同學都離婚了,因為孩子跟著前任去其他地方生活,他們跟孩子的關系較為疏遠。
由于過度追求可預見性的結果,這些人缺乏對家庭的長期投資,掉進短線思維的陷阱,卻不曾想過多停下來思考更重要部分是什么。
那些單純靠勞動賺錢的人,也是如此。在工作中過度用力,除了比別人賺多幾分,其他全憑體力在熬,越往后走,自我消耗越頻繁。
對于一份高薪工作,先判斷這是提升能力的機會,還是透支未來的無底洞,考慮它的長期價值。
把工作需求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越往后走,才能變得越發值錢。
2、擺脫路徑依賴,轉變賺錢方式
很多人工作多年,即便薪資停滯在初始水平,卻甘愿沉浸在用時間換錢的困局,疏于轉變方向,形成路徑依賴。
想要擺脫慣性思維,把自己從認知泥沼拉出來,可以通過投資,利用資源、人脈等賺錢方式轉換賽道。
談起利用信息差賺錢,很多人想起企業家李曉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曾代理過一位醫生的生發精。
李曉華洞察到日本老板脫發的需求,把這個產品帶到日本,通過留學生進行售賣。
那些留學生在日本各地銷售生發精,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他就回了本。
工作不止于“賺辛苦錢”,學會拓寬自己的財路,打開多元化賺錢的眼界,是破局的關鍵。
3、選擇公司的關鍵崗,深化思考力
人是有惰性的,只想做著單一重復的工作,陷進舒適區內,往往失去進階的機會。
在關鍵崗位工作的人,往往將自己置于壓力中,在承擔日常的艱巨任務時,增加了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有機會的話,盡量進入公司的關鍵崗,處理復雜的工作內容,給自己留出思考空間,進行腦力開發。
把關鍵崗的工作當成跳板,吸收新認知、鉆研一門新技術、啃難啃的項目,倒逼自己去挖掘一個問題的源頭。
永遠走那條最難的路,在激發潛力的同時,實力也在往上走,讓個人價值隨著時間溢價。
《思考的技術》一書中有一句話:“思考力的差距造成收入的差距,懶于求知的人沒有生存空間。”
善于思考的人,往往更愿意做那些動用腦力,順帶獲得高薪的事。
辛苦錢賺的了一時,但人生是一場長跑,一味蠻干,不以正確的方式賺錢,只會輸的徹底。
想賺一輩子的高薪,拼的一定是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