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互聯網大廠宣布啟用大小周工作制,引發網絡熱議。
什么是大小周?百度百科對其的解釋為:一周上六休一,下一周上五休二,如此循環往復的一種休息制度。
有網友發起投票:你會選擇大小周工作制的公司嗎?對此,大部分網友都持反對意見,認為雙休是底線。
深究原因,不過是年輕人的職場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做五休二”“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工作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但另一方面,據相關數據統計,企業周末雙休的比例僅22%。由此可見,上五休二的965生活,仍舊是職場里的奢侈品。
為什么職場人想要“雙休”這么難?
1、行業節奏快,加班成常態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近年來,行業節奏發展迅猛。隨著行業壓力的加大和企業競爭的加劇,各大企業為搶占市場,獲取利潤,對于資源匹配的效率要求更高,包括提高時間的產出。
這樣下來,勢必要求員工在工作中投入進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加班成常態,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更是習以為常。
2、崗位需求高,隨叫要隨到
就在去年,“996”一度成為熱詞,在職場人當中傳開。其中,互聯網行業可以說是重災區,引得大批“程序猿”紛紛在網上抵制起996。
但其實,除開程序員,還有包括設計師、企業高管、銷售員、手術醫生、建筑工人等不少職業,受崗位特殊性的影響,經常需要對應臨時以及熬夜的工作,“上五休二”成為奢望。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全球化,以及科技的日益發展,使得很多工作崗位脫離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只要有手機和Wi-Fi便能夠隨時進入工作狀態,也使得不少職場人的生活空間遭受工作的侵占。
3、企業跟風,造成職場內卷
就在今年底,身邊一位好友辭去了自己從事近四年的工作。問其原因,是公司管理為向行業巨頭看齊,借鑒起單休的工作方式,除此之外,每周四到每周六必須到九點才能打卡。
對于工資、福利,卻只是象征性地說了一句,根據公司盈利情況,會對年底獎金進行上調。
這樣的情況,在職場當中屢見不鮮。隨著“996”“大小周”等話題的不斷升級,吸引到不少微小、初創企業紛紛加入其中。不顧實際的盲目跟風,生搬硬套。借助話題熱潮,從不同角度,開啟對其的解鎖,最終引發職場內卷。
4、法務來發力,打出擦邊球
大部分職場人心目當中,似乎只有“雙休”才合法合規,而“單休”“大小周”抑或是“按月休”等休息制度都是違反勞動法規的。
但實際上,各家公司,尤其是行業巨頭的HR和公司法務絕非擺設。對于公司的每項制度,都會主動對其進行法律風險的規避。
譬如,對于員工的工作時長,《勞動法》上作出的規定是:每天工作時間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小時,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如果超過規定,用人單位就得向勞動者支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費。
因此,不管是周末單休、大小周還是按月休,如果在規定范圍內的話,是不違法勞動法的。不然的話,相關部分肯定會采取行動,而不是干看著。
取消雙休的公司到底能不能去?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取消掉雙休的公司,作為“打工人”,到底要不要去?
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維度進行判斷。
1、杜絕盲目跟風,明確自身職業追求
對于就業,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有人為了“錢”,有人注重“前”,而有人則更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均衡發展。
因此,與其糾結是否應該選擇沒有雙休的工作,不妨先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以及確定好自己的每一個階段目標。再去匹配這家企業及崗位的綜合條件是否符合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
就像我身邊的朋友,有人更享受奮斗拼搏的過程,以及通過自身努力所獲得到的豐厚回報,因此對于單休并不抗拒;同時,也有人更看重休息時間多不多,希望有更多時間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是副業發展。
所以,同樣的選擇項,對于追求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解讀,畢竟每個人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態度都不盡相同。只有先明確自身的目標,才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最優選項。
2、付出休息時間,是否發揮應有價值
多數時候,對于初創企業,或是爭奪市場份額的行業巨頭來說,經常需要犧牲掉員工的休息時間應對工作,那還能理解。畢竟商城如戰場,面對四周群狼環伺,以及不斷投入到市場當中的資金成本,大家辛苦一點熬過去便罷了。
但如果公司外部市場及內部運營早已穩定,對于取消雙休更多是為跟風。自身的基本工作完全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做完,卻是為加班而加班,以至自己付出的勞動時間并未發揮出應有的價值。那這樣的話,是否應該選擇或是留在這個公司,則需要認真考慮了。
3、制度溫度并行,加班補償是否到位
眾所周知,“華為”“騰訊”“阿里”等不少互聯網頭部企業996情況嚴重,但隨之而來的福利待遇也是十分豐厚的。
有華為員工爆出,公司員工基本都是持股管理的模式,只要在公司轉正的員工都會持有一定的股份;而騰訊在前段時間,更是爆出給1萬多名員工送近2萬元的手機的消息。這也是為什么許多職場人明知“大廠”加班嚴重,卻仍舊趨之若鶩、踏破門檻的主要原因,
因此,前期全員加班問題不大,但后期福利待遇是否能跟上,則是對于求職者是否做出選擇的重要判斷標準。
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標尺,付出了勞動時間和精力,理應得到應有的回報,公司成功盈利了,勻出一部分成果進行共享,這也是一種互利共贏的利好趨勢。
4、參考法規,判斷加班是否符合規定
之前說過,不管是周末單休、大小周還是按月休,如果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話,是不違法勞動法的。但在這同時,游走法律邊緣瘋狂試探,甚至公然挑戰法律底線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加班不給加班費是一種,另外,將原本應該支付的加班補償,換成請吃飯、下午茶等物質獎賞,或是延長過年假期,以及視盈利情況而定的年終獎賞等方法,都是違反法律條例的。
這樣的公司,無法自行構筑起一套長期穩定的價值體系,更多是按照頂層管理者的意志在運作,很難實現組織結構穩健長效的發展。作為求職者,理當認真權衡,及時規避風險。
最后,我想說,沒有人不愛“雙休”,但卻為了生活,為了將來,不得不將就“大小周”甚至是“996”。歸根結底,它們只是一種劍走偏鋒的個人選擇,而非終極目的。
在此,祝愿大家最后都能成功實現目標,贏回可以大聲“Say no”的選擇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