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公司新招了一位財務主管,會計師事務所出來的,手上有各種證書,跳槽到我們公司實現了月薪翻倍。
可是,試用期未滿這位主管就被辭退了,理由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做事理念不適合企業的財務管理。
我反思了下:如果真的給我一個月薪翻倍的offer,我真的能毫不猶豫地辭職嗎?
思考了很多,我得出的結果是不能。
職Q社區上有個問題是:在新公司工作得好好的,有心儀的公司來挖我,要不要跳槽?
有個回答總結得很到位:你有能力勝任心儀公司的那份工作嗎?跳槽有風險,勞動強度、公司架構、同事之間的關系,都會成為跳槽的阻礙。所以,應該綜合考慮后再做決策。
一份高工資高職位的offer確實很誘人,職場增值也是每個職場人終生追求的目標。但盲目地跳槽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可能導致得不償失,職場人應該謹慎對待“跳槽自由”。
有好offer,為什么還不敢跳槽?
1、思維定型,懼怕斷舍離
《安家》中,魚化龍畢業于985學校,在公司里是重點培養的對象。總部將徐文昌和房似錦撤職后,由魚化龍暫代店長。
后來,徐文昌和房似錦帶著同事一起創業開公司,只有魚化龍還堅持在靜宜門店。
魚化龍在門店里,其實并無突出貢獻,業績不好、管理能力不行,他不敢跳槽就是被思維所限,不敢跳出來。
職場人不敢跳槽也是這個思想,現有的工作中,業務熟練、同事友好、領導重視等,都會成為束縛職場人的緊箍。他們害怕一旦跳槽,就會打破這個平衡,就只好蜷縮在當前工作,不敢跳槽。
職場人一旦適應了某個環境,那么這個環境就變成了自己的舒適區,要跳出舒適區是需要勇氣的。
2、面臨難以躲避的困局,不愿意再“跳坑”
《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從鄉下回到上海,入職到魏總的公司,成為一名催債員。她遭受領導的陷害,客戶的欺騙,還有同事之間的爾虞我詐,這些都是她從未想象過的。
從奢侈品銷售員,到鄉下政府辦事員,再到催債員,沒有哪一份工作是輕松的。
職場人應該清楚,無論是跳槽,還是留任,職場生涯永遠不會輕松自在,困難永遠不會消失。
跳槽后可能要996,可能要接手一個爛尾的項目。一份誘人的offer不會給你帶來“錢多事少離家近”,公司招你只會不斷給扔你燙手山芋。
看到好的offer就任性跳槽,只會是從這個坑跳到另一個坑。跳槽到新公司,可能是一個個“深坑”,對于未知的恐懼,讓職場人不敢隨意跳槽。
3、自身實力不足,不敢接受挑戰
網上有個程序員本科計算機畢業于985高校,研究生就讀于卡內基梅隆大學,學歷令很多人羨慕。工作一年后跳槽,對方開價56萬。面對這樣的薪資,這名程序員卻犯了難,覺得自身的技術能力還達不到這樣的水平,感覺自己不值那個價,如果過去會不會被淘汰?
更高薪的工作必然要求更高的能力、更豐富的經驗等,職場人總要掂量下自己有幾斤幾兩,再考慮要不要跳槽。
能力與崗位要求差距太大的話,試用期未滿就可能被辭退,到時現在工作辭了,新工作也沒了,真的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職場人應該如何看待“跳槽自由”?
1、跳槽是為了增值,不是逃避問題
職Q社區上有個問題:頻繁跳槽,一定可以換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嗎?
有個答案給了詳細的解答:頻繁跳槽,應該淺嘗輒止。心智沒有改變,隨意跳槽只會越跳越遭。
答主還給出建議:好好思考自己的目標和能力,選擇一個方向,深入研究門道,尋找差距,不斷增值。
確實如此,職場人往往是這份工作做不下去了,不喜歡了,遇到困難了,見到有好的offer就直接辭職跳槽。可他們從沒想過跳槽的真正目的,不是逃避問題,而應該是為了持續增值。
2、跳槽后面臨的是困局,還是機會
《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中提到一個全局性理解的概念,在職場中也可以應用,就是要充分深入地了解新的崗位能給自己帶來什么,而不是看到表象的高工資、高福利和高職位。
用全局性理解來分析跳槽,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
第一,自己的職業優勢,比如,思考公司為什么要招你入職,你能給公司提供什么,能不能創造公司需要的價值等。
第二,找準工作崗位,做到人崗匹配,你要研究崗位需求,你的技能、經驗或者性格等適不適合這份工作,能不能在這個崗位實現自己的價值。
第三,找到屬于你的職業賽道,比如,新的崗位足不足以最少支撐你五年的職業規劃。
任性跳槽,往往是被情緒所驅動的,但成熟的職場人,應該是深入分析了自己和新崗位的匹配性之后,才會做出跳槽與否的決定。
3、你是要做一項事業,還是找份工作
衛哲在談到入職阿里巴巴的一段經歷:
他原來工資是年薪100萬美元,到阿里巴巴的工資是稅前100萬人民幣,相當于砍掉了八分之七,取而代之的是阿里巴巴的股權。
后來他解釋說:入職一家公司,要相信你能在這家公司里越來越值錢,而不是看重所謂的固定工資。
職場人應該看重職業發展的潛力,而不是目光短淺的就看到工資翻倍。
把工作當工作的職場人,從來不會考慮崗位的可持續發展性。
快遞員能月薪過萬,銷售員可以年入幾十萬,做直播日入好幾萬,高薪的工作有很多,關鍵看你怎么做。
高薪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而是從基層崗位一步步學習成長起來的。只有你將手上的工作當成一份事業,學習與工作相關的各種技能、經驗,慢慢積累,才能取得職場成功。
好的offer有很多,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職場人不應該期待偶爾的幸運降臨,而應該用終生成長的態度,不斷地精進。
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你才能真正實現“跳槽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