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入職季,00后的小朋友都已經或者準備踏入職場了。
職場新人、00后,這兩個身份加起來,足以讓人們產生很多刻板印象:“太有個性,不好管理”、“脆弱”、“沒有經驗”、“幼稚沖動”、“一言不合就辭職”等等。
但是,年輕人真的如我們所想,很難在職場中勝任嗎?
最近,自然堂聯合B站推出的一個視頻,就引發了全網對“小朋友到底行不行”這個話題的熱議。
片子講述了一個剛入職的“小朋友”在職場上都遇到哪些困難,又是如何一路闖蕩過來的,引起無數職場人的共鳴。因為,誰又不是從新人一路走過來的呢?
入職第一天,林江江化著淡妝,穿著白襯衫和工裝褲,帶著好奇、期待和緊張走進了高大上的辦公樓里。
前臺的同事把她領到工位上,發給她一本“新員工手冊”,然后轉身瀟灑離去。
而另一位同事看到她一副懵懂的樣子,用一種過來人的身份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小朋友,職場規則可比上面寫得多?!?/span>
就這樣,林江江在職場上的升級打怪之路,開始了。
和無數職場新人一樣,她遭遇了很多歧視,被當小透明、被甩鍋、被加工作量,如果是你,你會如何應對呢?
職場難題1:被當成小透明,沒有名字,只會被稱為“小朋友”
在公司里,上到老板,下到同事,所有人都只會叫林江江“小朋友”。
有一回客戶來拜訪,老板一一介紹同事們,王總監、夏組長、李秘書,到了她這里,就只剩下一句輕飄飄的“小朋友”。
小朋友,這個稱呼讓人有點不爽和失落。它意味著,你沒有名字和頭銜、無足輕重、不被認可,甚至不被看見。
我想,誰都有過在職場上當小透明的經歷吧?因為年齡小、工作經驗少,領導不會主動把重要的任務交給你,同事們也不拿你當正式員工,會議上的發言被忽略,偶爾在群里接個話也會冷場……
但這些并沒有打倒林江江,相反,她身上有股韌勁和倔強,她走進衛生間洗了把臉,對著鏡子告訴自己:“小朋友沒有名字,但有的是夢想”。
接下來,她更加努力:查資料、學習、筆記本上做了密密麻麻的筆記、對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積極請教同事弄懂、對待每一項小任務都踏實認真完成……
就這樣,林江江用行動贏得了自己的存在感。
不被看見、被當作萌新和小透明,或許是每個職場新人都會遇到的第一課。但現在的小朋友們,不僅不怵,還很要強:你越忽略我,我越要證明給你看我可以。
這種要強,并不可笑,相反,它很美。
職場難題2:工作量太大,活得像個“社畜”
作為一名小朋友,經常會遇到另一個難題:大家會找你做各種各樣的小事、雜事,還美其名曰:“給你鍛煉機會。”
當然,這話也不全是假的,很多新人都是從小事做起,把小事踏踏實實地做得出色,才有機會做大事。
不過,一般人如果遇到工作總是做不完的情況,難免會煩躁和抵觸,質疑自己為什么活得像個“社畜”。
但是我遇過的小朋友,好像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就像林江江,加班到深夜,還能對著攝像頭笑著來一張自拍,感覺自己很燃。
這份有點“傻傻”的熱血和活力,其實正是職場新人們最讓人羨慕的地方,讓人忍不住感嘆:年輕真好!(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如果真的遇到太過分的要求,也要學會適度拒絕哦)
職場難題3:被職場PUA,以“小朋友”為名甩鍋給你、老板鼓吹為公司付出一切
前陣子,職場PUA的話題在網絡上討論得沸沸揚揚,大家也開始關注起自己和身邊的人是否也陷入了同樣的困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職場新人是最容易被職場PUA的對象。
因為青澀懵懂、缺乏社會經驗、害怕丟工作、沒有話語權等種種原因,即便領導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做出了過分的批評和辱罵,新人們也很少能夠拒絕和反抗。
但這一屆00后小朋友以“膽量大、脾氣大、不好惹”出名,他們面對職場PUA,或許已經沒那么慫了。
比如,在老板一通“996是福報、加班讓你有更多的時間和公司一起進步、擁抱加班”的演講后,眾多同事或積極附和,或一臉冷漠,只有林江江舉手:“我有問題!”
比如,在被老板批評報告沒做好,同事甩鍋“是我沒帶好小朋友”時,林江江一邊委屈得掉淚,一邊又把鍋給同事甩了回去。
“時刻委屈自己”并不是合格成年人的唯一選項,面對職場PUA提出質疑,不加不該加的班、不背不該背的鍋,這份勇敢值得稱贊。
畢竟,我們不是為了討好誰而工作,當我們感受到委屈、被脅迫等種種不舒服,而這些不舒服是由不合理的事情導致時,勇敢地指出來,才是正確的職場生存之道。
自然堂這支關于職場新人的廣告視頻上線后,立刻在全網引發熱議。
話題從“小朋友到底行不行”到“小朋友就該被看輕嗎”到“小朋友該如何闖蕩職場”等等。
說實話,看完這支片子,我非常感同身受。林江江遇到的難題,我在職場第一年也都遇到過。
只是,這個看上去略帶青澀的姑娘,又重新提醒我很多快被遺忘的東西:夢想、勇氣、熱血、拼搏、活力……
在外人看來,可能只是一腔孤勇、甚至有點中二,但這些恰恰是職場上非常寶貴的品質。這也是為什么我說,職場新人不該因為“新”,就被看輕。
作為一名在職場上摸爬滾打好多年的老手,我也帶過幾個95后、00后的新人,他們比想象中要更優秀、更值得學習。
辦公室里,只要他們在,就會變得很有活力,而不是一派死氣沉沉的厭班情緒;討論項目時,他們也總能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有些雖然還很稚嫩,但卻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路和創意。
更重要的是,我打心底里愿意和他們一起工作,因為他們有一股“奔頭”,讓你覺得,一切都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我從來都不敢看輕他們,他們的潛力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而爆發。
這支片子,對剛進入職場的00后來說,也來得很及時。就像網友@Daisy說的那樣:
“看完覺得很溫暖、很熱血,也給我打了一劑強心針,只要覺得自己是對的,就勇敢做自己吧!”
@Sky也表示很有共鳴,她最近在公司就被當成了小透明,這讓她產生了非常嚴重的自我懷疑,每天都很焦慮,看完她更有動力去面對了。
正如廣告片結尾說的那樣:“沖吧,小朋友,你本來就很美!”
03
視頻里除了林江江小朋友,還出現了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同事:
頭頂夸張花瓶的前臺女生、自帶大魚缸的男人、撲克臉同事、頭上穿過一條大咸魚的同事……
造型看起來夸張,但這正是自然堂的創意,每一個造型背后,其實正是我們日常中會遇到的同事:花瓶女、摸魚男、沒有感情的工作機器、咸魚男……
這些人就像我們身邊適應了職場、找到屬于自己的職場生存法則的“老油條”們。
在職場中,有各種各樣的生存規則,作為職場新人,很多人都有一個困惑,需要通過偽裝自己去迎合這些規則嗎?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當然,為了能讓新人們在職場上快速成長,我也有一些小建議想提供給大家。
1、在職業生涯的早期,儲備好“職場燃料”非常重要。
全球頂尖營銷公司奧美互動的 CEO 布賴恩·費瑟斯通豪在他的著作《遠見》中,把職業生涯看作一場長達45年的馬拉松,并分為三個階段:20-35歲、35-50歲、50-65歲。
在20-35歲的第一階段,儲備好“職場燃料”是最重要的任務,更通俗地說,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地提升自我。
探索自己的長板和熱情、補足短板、學習技能,及時屢屢失敗也沒有關系,因為這時候,吸取教訓、積累經驗比純粹的成功更重要。
2、不要把工作當成出售自己的時間,而要當成自我成長的手段。
出售時間、獲取報酬,然后企圖從下班時間里獲取快樂的生活,這樣在大部分時間是行不通的。
因為工作的時間,占據了你人生的大部分,如果工作只是苦行僧一樣的出賣體力、腦力和時間的話,你怎么可能會覺得幸福呢?
更聰明的做法,是把它當作自我成長的手段,當你隔一段時間回顧自己的這段旅程,會獲得更深刻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3、保持住你自己,不要被職場規則嚇到,你的“職場年輕力”,正是你最寶貴的競爭力。
每個職場老人都是從新人過來的,但是大部分“老人”在適應規則的時候,會忘記當初那個不戴面具、清爽勇敢做自己的那個年輕人。
所以,我想鼓勵所有職場新人:當你還正年輕時,就勇敢地做自己吧。正如自然堂slogan說的那樣:“因為,你本來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