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近日,人社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布就業補貼類政策清單及首批地方線上申領平臺的通知》,公布了各地就業補助資金線上申領平臺和就業補貼類政策清單。這些補貼包括職業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就業見習補貼、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5類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政策,還包括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等5類支持勞動者就業創業的政策。《通知》指出,力爭今年6月底前實現線上辦理。
就業補貼怎么申請
《通知》指出,對于已實現就業補貼類政策線上申領的地方,要推動線上辦成為政策申領主渠道;對于尚未實現線上申領的地區,力爭今年6月底前實現線上辦理。
就業補助資金主要分為對個人和單位的補貼、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建設補助兩類。
1.個人和單位就業補貼資金
主要用于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創業補貼、就業見習補貼、求職創業補貼等支出;
2.公共就業補貼資金
用于就業創業服務補助和高技能人才培養補助等支出。
2020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受疫情及季節性因素影響,2020年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數減少,求職申請人數增加,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指數從2019年四季度的2.18大幅下降至1.43,其中3月份更降至1.02的歷史低位。同比看,一季度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申請人數同時減少,但由于需求降幅相對更大,CIER指數也明顯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國際方面繼3月18日發布首份關于新冠疫情對全球就業影響的監測報告后,國際勞工組織7日發布更新版報告。報告預測,疫情將使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勞動人口總工時縮減6.7%,相當于1.95億名全職雇員失業。
報告顯示,不同收入群體都將面臨巨大損失。其中,中高收入國家勞動人口將遭遇更大沖擊,所受疫情影響將遠超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從行業來看,住宿餐飲業、制造業、零售業等行業勞動人口面臨更大就業風險。
2020年中國就業形勢分析
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9億勞動力的大國,不斷擴大就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讓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全面發展,始終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我們將加大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力度,穩定就業總量,改善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據悉,每年遞增幾十萬的就業大軍讓這些年輕人面臨的就業壓力更大。據悉,2020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同比增加40萬,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就業形勢依舊嚴峻。一方面,整體經濟形勢下滑,各家企業開啟的校招崗位數量有一定減少。另一方面,高考錄取人數和考研錄取人數逐年增加,這意味著每年的應屆畢業生也越來越多。企業招的人更少,學校畢業的人更多,這種不平衡的供需關系就導致了近兩年校招的嚴峻形勢。
從崗位來看,與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激烈相呼應,土木/建筑/裝修/市政工程、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也進入十大熱門職業。另外,財務、人力、行政等職能崗位及設計、互聯網產品/運營管理等適合在家辦公的職位競爭指數也排名靠前,在疫情結束前有持續走熱的可能。
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總體規模分析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
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共計3.57萬家,比2017年增長5541家。其中,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5180家,比2017年減少79家;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30523家,比上一年增加5620家。《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各地按照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放寬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準入條件,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推動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量較快增長。
經對全國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行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3.57萬家,同比增長18.37%;行業從業人員64.14萬人,同比增長9.89%。
姓名: | |
電話: | |
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