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風風火火、有著較強執行力的上司和員工無疑是有魅力的,這與一些行動力較強、辦事迅速的急性子有著相似之處。因而有人認為,急性子或許比慢性子更容易成功。事實果真如此嗎?性格是否在決定著你我的職場命運?急性子和慢性子該如何走好自己的職場之路?
“急性子”執行力或會更強
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這是時下在職場中最流行的一句話。這是因為,如果缺乏執行力,便不可能有實際的力量朝目標奮勇前進,導致預期的目標無法實現,自然無法談及競爭力。史蒂夫·喬布斯之所以被世界上不少人視作職場“偶像”,是因為他追求完美,追求極致,有超強的執行力和高效率,能把不可能的事變成現實。
說到執行力,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那些做事情風風火火的員工。一般來說,急性子的職場人行動力都比較強,對待工作任務反應迅速,對于一些突發情況也能及時處理和應對。他們通常具備以下特點:抓到機會就做,絕不瞻前顧后,錯失良機;做事追求效率,有超強的執行力;遇到南墻,立即回頭,另辟蹊徑,絕不磨嘰;看到不爽就破口大罵,溝通超級順暢,更好帶隊伍;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相對而言,慢性子的職場人在執行速度上不如“急性子”。他們有時是為了考慮周詳,追求最佳的結果;有時則花費太多時間思考或者不知道在干什么,從而少了行動魄力。
當然,“急性子”和“執行力強”之間并非畫上必然的等號,“急性子”有時行動快過思考,還沒想清楚做成什么樣才算最棒就已經“完成”了,所以結果未免會有點馬虎,在準確度和細致度上反而不如“慢性子”。
個性不同,分工不同
有這么一種說法:個性急躁的人做不好客服,他們無法靜下心來面對絮絮叨叨的客戶;而個性“悠然”的人則做不好公關,缺乏雷厲風行的執行力是最大的硬傷。即使同樣是服務行業,工作性質類似,有時也因工作內容的不同而需要營造出不同的工作氛圍。
急性子和慢性子的員工由于其性格特點不同,在分工方面也會有所體現。慢性子的人或許更適合從事需要耐心、細致和聆聽的工作,更適合節奏較慢的氛圍。那些要求快速反應的工作則更適合急性子。找工作的時候,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崗位,更容易做出成績,自己也會感覺更快樂。
無論“急”或“慢”,心態要積極
無論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各有所長。作為
領導者而言,之所以大多喜歡反應快速的員工,主要是因為他們擁有陽光的心態、積極樂觀的態度、明確的目標和積極爭取的精神。而那些負面情緒較突出的員工,是老板不喜歡的。因為性格很難改變,而情緒對行為有直接影響,有負面情緒的人往往給團隊帶來較多消極能量。在同事之間,無論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只要彼此志同道合,有類似的目標和追求,共同語言就會更多。
人際交往,真誠是最重要的;還有誠信,信任別人,也能讓別人信任自己;再有就是‘不自私’,做到完全的利他很難,但至少要做到不為自己的私利斤斤計較。
因此,不要總拿自己的個性“說事兒”,提升工作能力和職場情商,才是真正取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