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社保政策的變化格外引人關注。然而,騙子也在聞風而動,打起了社保的主意。
近日,遼寧省社會保險事業服務中心發出《關于領取社保補貼短信為詐騙信息的公告》,提醒市民注意。
遼寧省公安廳反電信詐騙中心對日常接到的警情進行梳理,總結了包括“發放補貼”等4種社保騙局。
小編請來權威的警方
來教你辨識騙子已慣用的4種騙局
一起來看看吧
騙局套路一,發放社保“補貼”
不法分子經常以領取社保補貼為名發送詐騙短信,誘惑受害人點擊短信中的鏈接,或撥打所謂“社保機構”的電話。一旦受害人與之聯系,騙子就會通過各種借口誘騙受害人提供身份信息及銀行卡信息等個人信息,繼而實施詐騙。
“XX省社保信息中心通知,您有一份社保補貼1860元未領取,請登錄……”社會保險事業服務中心發現并公告的詐騙套路就是這種。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社保信息系統暫無短信發送功能;“XX省社保信息中心”也并不存在!
經過有關部門查證,短信中的鏈接為帶有木馬的虛假網站!如果你相信了短信內容并點擊鏈接的話,等著你的不是“補貼”,而是騙子挖好的陷阱!
防范提示:不要隨便點擊不明鏈接或撥打短信中的電話。凡收到這類“好消息”,可隨時撥打服務熱線12333核實,或者就近去社保服務中心現場問清楚。
騙局套路二,社保賬戶被“凍結”
“您的社保卡被凍結,請盡快聯系客服XXXXXXX”
接到這樣的信息,第一時間會不會嚇得一身冷汗,沒有任何征兆下,為什么社保卡會被凍結?如果焦急下,真的撥打與信息中的客服號碼或者登錄網站,那也會落入騙子的圈套。
警方表示,不法分子以社保卡欠費被凍結為名給受害人打電話或發送短信,利用受害人急于“解封”社保卡的焦急心情,要求受害人提供個人信息等相關內容,并引誘參保人員利用自動取款機進行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防范提示:社保機構不會電話要求你提供個人信息,也不能以轉賬到某個特別賬戶的方式,讓“凍結”的社保賬戶解凍。續繳保費只能通過官方窗口,或將保費存到參保人自己的銀行賬戶上,然后委托銀行自動代扣代繳。
騙局套路三,“優惠參保”誘餌
如果收到消息稱:通過某種特殊方式繳納社保金,不但可以少交錢,還能多獲利,這樣的誘惑大不大?然而,社保并非理財產品,哪有利用交社保金賺錢的好事?一切都是騙子編織的陷阱。
目前除了工作單位幫助繳納社保的參保人員外,還有很多人是個人參保,即所有的社保費用都需由個人承擔。而這些人大都又是無業人員,每個月繳納的社保費用無疑是一筆不菲的支出。不法分子正是瞄準了這一點,將魔爪伸向了這一人群。不法分子通過冒充社保機構工作人員等渠道,打著“優惠參保”的幌子,誘騙參保人辦理“優惠參保”并聲稱需要到銀行辦理轉賬方能生效,實際卻以此實施詐騙。
防范提示:辦理社保卡需要本人攜帶相關材料前往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社保部門不會通過電話的方式進行社保卡辦理。
騙局套路四,偽造虛假文件,冒充社保經辦機構
“您的社保基金賬戶發生變化,需要你預交一部分社保金,請轉入這個賬戶。”接到這樣的電話,說明騙子已經盯上你了。
警方介紹,不法分子經常假借社保經辦機構的名義,偽造虛假文件向參保單位及個人發放,以社保基金賬戶變更為名,要求參保單位和個人預交社保費,實際上卻直接將資金轉入自己的銀行賬戶。
防范提示:有關社保的新政策會由當地政府統一對外發布,收到類似要求轉賬的文件或通知,應撥打服務熱線12333核實,或就近向社保經辦機構咨詢,核對真假。
警方提醒:有疑問致電客服,不要輕信語音來電
公安廳反電信詐騙中心提醒,如若接到“領取社保補貼、社保卡異地盜刷、社保卡個人賬戶凍結……”等電話短信通知,一定要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意識,避免造成個人損失。
新版社保卡兼具銀行金融功能,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提升安全意識,不要隨意轉借他人;接到有關社保卡的語音電話或短信,千萬不能透露自己的個人賬戶信息及身份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進行轉賬匯款等操作。
對自己的社保卡或者社保繳費情況有疑惑,可致電社保服務專線12333進行咨詢,確實存在問題時,請及時到社保服務中心進行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