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急功近利的人,越來越多了。
大家越來越不相信時間的力量,總感覺有一條未知的捷徑,在等待自己發(fā)現(xiàn)。
我可以負責任的講,世間并沒有一條絕對容易的捷徑,如果你想找到這種成功道路,我勸你還是早點洗洗睡吧。
比如,有很多人問我:
你知道有哪一本書,能改變?nèi)说囊簧矗?br />
牛人都要讀很多書才能改變一生。
如何1分錢不花,就能獲客10W?
有這種方法麻煩通知我,我愿意付費學!
如何快速找到貴人,讓他幫助我?
幫你什么,買你的保險么?
如何快速實現(xiàn)年薪100W?
建議你先想想如何實現(xiàn)年薪10W。
某知名英語老師說可以“5分鐘突破英語”,怎么做?
他說的是每天花 n 個5分鐘。
這些人只看到別人鮮衣怒馬,以為人家都是一夜暴富,殊不知每個成功者的背后,都是極其痛苦的自律……
這種人看起來是在思考如何努力,何嘗不是在找另一種“舒服但回報高的活法”,歸根結底還是想走捷徑。
這些人往往都有以下這3種特征,如果你也是其中之一,我勸你趁早停止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容易眼紅腦熱,急于多線作戰(zhàn)
急功近利的人最見不得別人好,很容易眼睛一紅,認為“他行我就行”,急于通過不斷的換行、跳槽,實現(xiàn)人生突破,最后碰的頭破血流。
這其實包含了一種認知偏差,因為最終你能看到的,都是勝利者的故事,還有“失敗的大多數(shù)”并沒被你看見。
于是,當滿屏幕都是勝利者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眼睛一紅,認為別人做的事情很簡單,全行業(yè)都流淌著濃香的奶和蜜。
他們從來不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該做什么,只是看人家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看見什么好就嘗試什么。
但是適合一個人的道路,不是很多,而是很少。
比如,特勞特和里斯在其著作《人生定位》里指出:
瑪麗蓮·夢露、阿諾·施瓦辛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越是大牌明星,戲路越窄。他們甚至終生都在演同一類型的角色,以至于很多人認為他們演什么,都是在演自己。
只要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那么你并不需要多線戰(zhàn)爭都勝利,一條戰(zhàn)線勝利就足夠了。
所以,當你找到自己的道路時,最好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不要給自己留太多選擇。
不信你看,電影里那些賭場高手,是每場扔幾個籌碼,還是抓住時機投大籌碼?
容易腳底抹油,挨打多了容易放棄
對于那些受到一點挫折就容易放棄的人,我勸你盡可能不要輕易嘗試新的、太難的東西。
因為不管任何行業(yè)的試錯都是有成本的,盡管很多時候成本不大,但是累積起來也十分可觀,很多人會因為多次試錯沒有成果,就很容易放棄。
比如剛進單位沒受到領導重用要放棄,剛買了一只股票三天沒有大漲要放棄,剛找了一份工作太辛苦要放棄……
《晉書》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詞,叫“蔗境”。
傳說東晉大畫家顧愷之,吃甘蔗跟常人不同,一般人是從最甜的甘蔗根開始吃,而他是從最寡淡的甘蔗梢開始吃。
有人就問他,為什么要先吃最寡淡無味的一端?
顧愷之言簡意賅,回了四個字:漸入佳境。
很多人就是剛?cè)肟拥臅r候,受一點小挫折就忍受不了,可是甘蔗沒有兩頭甜,只有前期受得住寂寞、痛苦,才能漸入佳境。
容易被干擾,目標感不強
還有一種人,是特別容易受到不相關的干擾,目標感不強。
曾經(jīng)有個師兄說他的表妹特別想考北大的研究生,請我介紹一下我們學院各個老師的概況。
耐不住師兄的面子,也實在扛不住這個女生一直反復強調(diào),“考上北大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夢想”,我只好同意見一面(主要是我實在沒啥可介紹的)。
聊完了回去以后,這個女生在微信上表態(tài)說,自己的夢想無比堅定,一戰(zhàn)考不上北大就二戰(zhàn)三戰(zhàn),直到成功。
不僅如此,她還做了一張考研計劃表格,每天在朋友圈里分享打卡,雞血滿滿。
可是沉寂兩三個月之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女生在發(fā)“經(jīng)濟形勢不好,找工作太艱難”的朋友圈了。
我評論:你不是要考研么,怎么開始找工作了?
她沒有回復,等我再點進她的朋友圈,我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被刪除了……
后來不知道這個女生怎么知道了我在做新媒體,又來加我,說是想了解一下怎么進入新媒體行業(yè)。
我沒通過好友驗證。
當初介紹她的師兄來說情:她是當時因為覺得考研考不上,加上周圍的親戚、同學都勸她找工作,所以才開始找工作,你那么一問她,她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因為不好意思就把你刪了。這次她是真的想學習新媒體,你看能不能跟她溝通溝通。
Excuse me ?她這也太容易動搖了吧,人生最大夢想就這么放棄了?這么容易動搖,何必還要浪費我的時間呢?
難倒有了目標以后,不應該千方百計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么?怎么會這么容易受到無關緊要的東西的影響呢?
他們這種往往不是真心渴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他們只是在意淫“我成功了如何如何”,但是一旦發(fā)現(xiàn)了難度,或者更簡單的目標,他們就極其容易動搖、放棄。
你該怎么辦?
1、看清自己,才有未來
大多數(shù)人在評價自己的時候愛走極端,要么覺得自己特別牛,要么覺得自己特別 low。
實際上大多數(shù)人并不處于極端狀態(tài),而是屬于中間狀態(tài)的普通人。
你只有誠實客觀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是一個普通人,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更不用過度焦慮,從客觀情況出發(fā)規(guī)劃未來就夠了。
2、要敬畏“付出”的力量
很多人認為爆款的背后全是運氣,但實際上爆款的背后都是不為人知的默默耕耘。
比如原天貓創(chuàng)始總經(jīng)理黃若就曾分享過,很多看起來完全是靠運氣走紅的產(chǎn)品,都是建立在對用戶需求、時代潮流等細節(jié)的洞察上,勤勤懇懇的搞開發(fā)才能實現(xiàn)。
你以為成功都靠運氣,其實都是靠默默付出的心血。
你用了多少心思,時間就會給你多少回報,動不動就放棄的人,注定顆粒無收。
3、建立自己的目標感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曾經(jīng)說過,“目標感差的人,本質(zhì)上不是缺目標,而是無法排除情緒對自己的影響。”
了解佛學的人都知道,在普通人的心中,念頭這種東西是隨時生滅、流轉(zhuǎn)不息的,在你的目標實現(xiàn)之路上,你必然會受到各種念頭、情緒對自己的影響。
比如在執(zhí)行目標的時候,你會有分心、懷疑、畏懼……
你要明白的是,除了你所要證的道,其他的一切阻礙、吸引,都是在拖后腿,都應該摒棄。
4、好的道路一條足矣,多線戰(zhàn)爭必敗無疑
要盡可能少給自己留后路,認定一個目標就一頭扎進去,開弓沒有回頭箭。
5、要學會堅持
先苦后甜是人生常態(tài)。如果你頻頻放棄,你就會總在那個“苦”的部位打轉(zhuǎn)轉(zhuǎn),永遠到不了“甜”的部位。
我總是勸大家要努力,要勤奮,但是堅持和恪守本心,實在太苦了。
如果你吃不了這個苦,放棄也沒什么,畢竟人生匆匆?guī)资d,怎么過都是過。
只要你能承受住以下三個問題的拷問:
你能接受自己的平庸么?
你能接受自己的后代階級下滑么?
你能接受先甜后苦的人生么?
假如上面三條你都能接受,那么恭喜你,可以享受“放棄”的紅利,停在舒適區(q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