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繳納社保之后,就要每個月按時去社保局繳納社保,如果長時間不繳納就可能會被社保局征收社保滯納金,說到這里大家知道社保滯納金怎么算嗎?下面小編就來告訴大家社保滯納金怎么算。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由有關行政部門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滯納金計算規則:每月應繳社會保險費×欠繳天數×萬分之五=滯納金(四舍五入到兩位小數);
滯納金天數計算方法:滯納金計算止日期-滯納金計算起日期+1;
滯納金計算起日期:取結算日期的第二個月1日開始計算;
滯納金計算止日期:取生成申報表補繳生成日期的前一天。
例:
某用人單位2016年5月31日起未繳費,然后到7月9日重新繳費,中間共產生39天的滯納金。
假設,該員工按照最低基數繳納社保,單位繳費:879.36元,個人繳費:262.51元,總計:1141.87元。
那么,總共需要繳納滯納金為1141.87×39×0.0005=22.27元
注: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征收滯納金,一般都針對未按時繳費的參保單位。針對個體參保人員,如果沒有按時繳費,一般沒有征收滯納金。
補繳應注意地方
1、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的主體是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給予罰款的主體是有關行政部門。如果是社保經辦機構征收的,由于其是事業單位,沒有行政處罰權,故應當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處罰決定。
2、滯納金屬于間接強制執行,是一種敦促義務人履行義務的手段,其征收標準應當適度、合理,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關于滯納金的起算時間點,應當是自欠繳之日起即加收滯納金。
3、經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用人單位逾期仍未繳納或者補足的,處以罰款。注:這里的“欠繳數額”是用人單位所欠的社會保險費金額,不包括滯納金。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部門沒有對個人欠費實時收取滯納金的規定,也就是說個人欠社保費不用繳滯納金。而公司或企業欠繳保險以欠繳當日開始計算到續繳日截止算出總天數,每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逾期仍不繳納的,有關部門會對其進行罰款處理。另外國有企業破產導致拖欠社保的,只需補繳拖欠的各項社保費用,免收滯納金。
延伸閱讀:
注意:社保斷繳影響大,牢記3點避免吃虧!
辭職對現在的勞動者來說再正常不過了,有更好的去處當然可以跳槽,跟單位觀念不和、單位太壓迫勞動者,也引得很多勞動者辭職或者被辭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往往只會關注有沒有補償金、最后一個月的工資有沒有足額支付、解約證明有沒有開好。
在關注眼前的利益時,很多人會忽略長久的利益,也就是社保。有的人辭職好幾個月后生病就醫,才發現自己的醫保已經斷繳不能用了。因此,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朋友還是要弄清這3點,社保斷繳危害大,一不注意當心你之前的錢都白繳了!
查看社保賬戶
離開原單位時,勞動者要注意查看自己的社保賬戶,關于養老金、醫保等各項繳費看原單位有沒有給自己依法繳清。當心單位還欠著你的社保,你就辦理離職了!如果單位還欠繳社保,員工是有資格要求單位補齊社保的。
考慮自己的社保后續
動者離職1個月內如果沒有入職新的單位,一個月后社保就會斷繳,除非自己將職工社保轉為居民社保續交。養老保險沒有繳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也領不了養老金;而醫保沒有繳滿規定年限(男25年,女20年)也無法在退休后享受終身醫保。那些離繳滿規定年限差的不多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否則之前交的年限就相當于白繳了!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是可以累計的,另外三種保險則不可累計,失業險和生育險需要在使用前繳滿一年,只有工傷險是可以即買即用的。
因此,勞動者在與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要考慮好自己的社保問題,明白斷繳的后果。
社保關系轉移
如果在同城換工作,將社保轉移到新的單位就可以了,如果換工作到新的城市就要特別注意了,如果不轉移社保,這些錢可就相當于廢了,相關待遇一個都享受不到!養老保險個人繳納的8%可以全部轉走,單位繳納的20%只能轉走12%!
社保問題關系重大,直接影響到勞動者現在乃至退休后的工作、生活保障,千萬不要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