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言在父母的建議下,離開畢業后呆了三年的大城市,回到家鄉開了一個攝影工作室。
因為拍攝技術好,審美又在線,再加上親朋好友義務宣傳,很快張言的工作室就在本地打出了自己的口碑,無論是婚禮,還是小朋友大朋友的生日紀念,大家都會來找張言下單。
張言的工作室越做越紅火,不僅收入可觀,張言也在這份工作中找到了之前不曾有的成就感,再加上工作室擴招,張言正在培養他認為有潛力的新人,也得到了越來越多認可。
如果說大城市是優秀人才的培養皿,那么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所有優秀的人聚集在一起,也就泯然眾人,自然形成難以突破,越來越難的內卷局面。
而離開大城市,退出內卷,也是越來越多年輕人回鄉就業的主要原因。
沒了后顧之憂 職場就開掛了
在外工作的人最怕什么?
最怕家里突然有事自己不能及時趕回去,最怕父母生病自己又不在身邊,帶著對父母的牽掛,遇到事情也只能兩處奔波,請假耽誤工作不說,對自己的精力也是很大的損耗。
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當對家里的牽掛占了大頭,自然就沒有辦法全力以赴都用在工作上,被領導和同事看在眼里,結果可想而知。
不僅如此,在外地工作,租房買房向來是壓在打工人頭上的大山。
租房也好,買房也罷,一個月大半的收入都交代在房租或者房貸里,每天不是為房東就是為銀行打工,生活水平直線下降,人生負擔重,自然不敢輕舉妄動,遇上高風險高回報的機會,也只能放棄。
但是回家之后,這些后顧之憂幾乎就沒有了。
首先在父母身邊,同一個城市幾乎隨叫隨到,少了遠距離的奔波,互相照應起來也就少了很多惦記和牽掛。不僅如此,有了父母和親朋好友在背后支持,就像開篇中的張言,他工作室可以快速走上正軌,完全得益于身邊親朋好友幫忙張羅,這才迅速打開了市場。
再說到住的問題。回家鄉要么和父母住在一起,要么自己買房或者家中父母給準備好了房子,就算暫時沒有能力買房獨立居住,家鄉的房價和大城市顯然也不是一個量級,努努力,總是比在大城市更容易上車一些,直接經濟壓力的減小,也是顯而易見的。
而衣食住行成本的降低,可以讓剛剛畢業或者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有更多的選擇權,畢竟相比較為了錢強迫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在少了生存的經濟壓力后,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慢慢嘗試和找尋自己真正想要的,反而更容易做出一番事業。
時間變多了 生活質量直線上升
在大城市上班,最消耗人時間和精力的,除了工作,就是路上的通勤了。
有些打工人為了降低生活成本,將房子租在郊區,而工作地點恰恰又在市中心或者繁華的地方,這一來一回,少則每天一個多小時用在路上,多則,更要長達兩到三個小時,一天將近八分之一的時間用在擁擠的路上,哪里還有幸福感可言。
回到家鄉就不一樣了,和在大城市動輒一個小時以上的通勤時間不同,在家鄉的城市上班,通勤時間要么十多分鐘,要么可以忽略不計,中間甚至可能還有時間回家午睡。
在睡眠得以保證的前提下,工作壓力又小了,自然身體各項指標慢慢趨于正常,那些常見的“大城市職業病”,比如過勞肥,變禿,失眠焦慮等等,也都會隨之消失。
不僅如此,下班后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喜歡社交的職場人可以更好的去維系和朋友的關系,積極拓展自己的人脈,認識更多的人;而興趣愛好廣泛,有著更多想法喜歡嘗試的職場人,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甚至開發副業。
下班后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也是拿回了生活的主動權,改變之前求生存的生活狀態。
心動前別忘提前做好這三個功課
1.關注家鄉招聘時間節點
林淼在和領導又一次吵翻了之后,她決定辭職回家,聽父母的話考個事業編,再也不做乙方受氣,但由于她沖動辭職,負氣回家,沒有留意家鄉事業單位的報名節點,等到她去詢問的時候,被告知今年的招聘剛剛截止,下一次要等到第二年。
所以林淼只能頂著壓力,全職備考,硬是等了近一年的時間。
回家進體制內,其實是很多打工人最后的夢想,大家都想著等哪天不干了,就回家考進體制內,過著平淡穩定的生活。
有這樣的想法固然也是一種選擇,但是在做決定前,一定記得多做功課,提前關注各種考試信息,不要錯過時間。要不然對于有經濟壓力,或者著急找工作的人來說,等待的空窗期,一定十分難熬。
2.多了解當地對于創業的扶持政策
李敏看表哥在家里做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便也動了想要回去張羅店鋪,自己做個小買賣的心思。為了提前做準備工作,李敏去請教了表哥,問問他有沒有什么建議。
表哥提到一個很關鍵的信息,他告訴李敏,現在當地的政府對于大學生創業十分支持,不僅給提供場地,還有一部分免息的貸款支持,各種政策福利好,他建議李敏先去政府咨詢后,再做決定。
現在有越來越多在大城市讀書或者工作了幾年的年輕人想回家創業,他們看準了大城市里的商機,在尚不發達的家鄉城市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帶著大城市的“新鮮玩意兒”,往往會有著不錯的市場反應。
而當地政府為了“搶奪”年輕人,讓年輕人留下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當地政府一般都會出臺各種創業扶持政策,小到免租,大到場地現金的支持,如果有這方面的打算,不妨提前做好功課。
3.找到可以帶回家的“技能點”
曉靜在回家鄉前,做的是時裝編輯的工作。帶著這個“不接地氣”的工作技能,她回家開了一家服裝店。
同是賣衣服,曉靜先是利用自己之前工作中的人脈,聯系到廠家拿一手貨源;又根據自己對于時尚和搭配的敏銳度,曉靜店里模特身上的衣服就和別的店鋪看起來很不一樣,在服裝街千篇一律的搭配中,就立馬脫穎而出。
特別的貨源,獨到的審美,讓曉靜在把服裝店經營紅火的同時,還搞了個副業,將自己店里的搭配放在網絡上做分享,希望可以繼續自己的編輯之路,成為搭配達人。
其實小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年輕人的創新,特別是見過世面,有著不一樣視角的年輕人,他們將大城市最新的理念帶回去,迭代更新,也是為家鄉造血的一種方式。
所以想回家鄉,創造不同的年輕人,在行動落地前,可以先想一想有哪些技能點可以讓自己和家鄉現有的區分開來,形成個人特別的競爭優勢,不管是降維就業,還是獨樹一幟,找準自己可以利用的定位,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城市的繁華確實會引人向往,但是家鄉的安寧和機遇,也讓年輕人放緩了離開的腳步。
家鄉的發展離不開年輕人的出力,只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身到建設家鄉的工程中去,才能讓家鄉發展越來越好,這其中的成就感,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趨之若鶩,成為他們堅持下去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