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關鍵績效指標,能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關鍵績效指標如果提取不當,會造成員工的工作目標和組織戰略目標出現偏離,戰略作用就會弱化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那我們該如何合理提取關鍵績效指標呢?
一、了解關鍵績效指標(KPI)
關鍵績效指標,是用來反映組織關鍵成功要素的量化的衡量措施。關鍵績效指標,必須符合以下“三是”和“三不是”。
三是,指的是:
第一“是”,指必須是反映組織的目標。如果績效指標和組織目標毫無關系或者關聯不大,那它就不是關鍵績效指標;
第二“是”,指對組織的成功是關鍵的。什么是一家公司的成功要素?每家公司都不一樣,如果是一家教育公司,那師資的數量和質量就是這家公司的關鍵成功要素;如果是一家科技公司,那研發水平就是這家公司的關鍵成功要素。
第三“是”,指指標是可以量化的。彼得德魯克說,不可衡量,就無法管理。要可衡量,就必須量化。實在無法量化,一定要細化。
三不是,指的是:
第一“不是”,指績效考核不是考能力。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考員工的能力,所以績效指標全部是能力指標。但一個人能力在短期之內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的,所以考核能力是不科學的。
第二“不是”,指績效考核不是考行為。很多企業的績效指標是員工的行為,比如“遲到早退不能多于2次”,這樣的行為考核,對一些普工來說,可以設置,但對知識型員工來說,通過績效考核評價,就完全沒有必要了。畢竟行為和結果未必有正向關系。
第三“不是”,指績效考核不是考表現。很多企業把員工的表現作為考核指標,問題也很大。例如“工作積極”“態度認真聽話”等這些指標。有些員工工作很積極,可是卻沒有結果,雖然績效考核分數很高,但是最組織一點用都沒有。
二、提取關鍵績效考核指標
關鍵績效指標要符合上述“三是”和“三不是”,那關鍵績效指標的來源有哪些呢?關鍵績效指標的來源主要包含兩種:
第一種是企業的戰略目標。企業的遠景是什么,企業要成為什么樣的企業,發展的目標是什么?為實現這個目標,企業應當完成哪些關鍵成果?
第二種是企業運行中的流程和任務。企業的業務流程是怎樣的?業務流程上的各個部門、崗位應當如何承擔起自己的任務?部門和崗位是否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
確定了關鍵績效指標的來源之后,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提取關鍵績效指標:
第一步:確定企業的關鍵結果領域(KRA)
KRA,是為實現企業整體目標、不可或缺的、必須取得滿意結果的領域,是企業關鍵成功要素的聚集地。它是對組織使命、愿景與戰略目標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和直接貢獻領域,使關鍵要素的集合。
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應當關注8個關鍵結果領域:市場地位、創新、生產率、實物及金融資源、利潤、管理者的表現和培養、員工的表現和態度、公共責任感。當然,對 于具體企業來說,應根據自己的行業特點、發展階段、內部狀況等因素來合理確定自己的KRA。
舉例子: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它的主營產品是控制器,包含控制器研發、生產、銷售、售后等。它的企業愿景是成為一家全球領先的控制器供應商,今年的發展目標是銷售額達到10億,比去年同比增長20%,市場占有率達15%。
這家企業如果要實現這個發展目標,那它關鍵結果領域就得包括品牌建設(要成為全球領先的企業,就必須有品牌)、銷售力(沒有銷售目標就談不上實現)、研發水平(作為一家高科技公司,研發是核心競爭力)、制造水平(有了單,生產不出好的產品也不行)、售后水平(售后也是一家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格力空調)、財務(企業的利潤、現金流是保持持續發展的基礎)、人員及企業文化(人力資源體系建設、流失率、保留率、人員培養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等。
第二步:根據企業KRA確定企業KPI
確認了企業關鍵結果領域,就可以確定企業的KPI了。如品牌建設,可以用幾個KPI來衡量,如市場份額、行業影響力、行業知名度等。我們可以根據企業KRA確定如下的企業KPI:
當然,每個KRA可以設置多個KPI,而不限于上表的3個。
第三步:進行企業各部門職責及業務流程分析
在進行企業的KRA及KPI分解之前,要對企業的各個部門的職責及業務流程進行分析,明確責任,清楚各個部門的上游部門及下游部門,確定各部門的服務對象,以“客戶標準”為原則確定各部門的指標。
第四步:將企業的KRA及KPI分解到各個部門
企業的部門職責及業務流程清晰后,就可以著手將企業的將企業的KRA及KPI分解到各個部門。分解可以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這樣可以保證,當部門的目標完成的時候,企業的目標也完成了。那該如何來分解呢?我們可以采用“逐一突破法”來進行分解。“逐一突破法”就是為完成企業的每一個KRA及KPI,每一個部門應該要完成哪些KRA和KPI,從而確定部門的KPI。
如,企業KRA“銷售力”中的銷售額目標是10億,那為了完成這10億,銷售部要賣多少產品?(這個可以根據價格推算出來,確定銷售的指標)要賣這么多產品,制造部生產多少產品?合格率要達到多少?(可以確定制造部的指標)要生產這么多產品,今年要增加多少人呢?(可以確定人力資源部的指標)要生產這么多產品,要有多少現金流?融資要多少?(這可以確定財務部的指標)
總之,各個部門KPI的設定,都是緊緊扣住企業的戰略目標,各個部門環環相扣,才能制定出公平公正的KPI。
第五步:指標的篩選、審查、確定
在將KPI分解到各個部門之后,可以將各個部門的指標匯總起來,成為指標庫。這時候,每個部門的績效指標可能有點多,比如多達10個,按照指標數量簡單、適量的原則,我們必須要進行篩選,最終留下3-5個指標,作為部門的考核指標。
篩查可以組織會議討論進行。
待篩查確定后,部門的關鍵績效指標的提取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