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杜恒犯了愁。畢業之后,杜恒一直在小公司工作,直到最近他發覺小公司限制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才準備跳槽到大公司,尋求更好的發展。面試前他按照這幾年在公司的經歷,重新梳理了職業規劃。
但在面試大公司時,HR對他的職業規劃非常不滿意,直言其職業規劃“太窄”,綜合考慮之后不予錄用。
職場人在小公司工作多年,倘若沒有特意在職業規劃上下功夫,和大公司的職業規劃難免相差較大,會變成限制自己發展的一項短板。因此,高質量的職業規劃至關重要,甚至會成為跳槽和未來良好發展的一把利器。
別讓職業規劃的三大陷阱害了你
陷阱一:完美主義陷阱
很多人認為,職業生涯規劃不過是要按照所謂的“通用模板”制定一系列的升職加薪計劃就可以了。
我在前東家工作期間,參與了新入職員工的培訓,看到一位員工的職業規劃是這樣寫的:
22歲轉正成為公司正式員工,工作3年積累夠經驗后跳槽,去大公司做職業經理或者財務經理,再工作五年,積累一定的人脈和渠道,辭職自主創業,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個人品牌。
更有甚者,連多少歲走進婚姻和實現財務自由都寫進了職業生涯的規劃。
這便是完美主義者的職業規劃陷阱,他們將所有的瑣事和未來計劃寫進規劃,卻并非考慮環境和自身想法改變帶來的不確定因素,且沒有隨著自身的能力躍遷而準備B計劃,這種完美主義的職業規劃,并不切合職場發展的實際。
而且這樣的職業規劃看似完美,實則后者將前者作為工作轉換的跳板,倘若前者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劃,那么后面的職業規劃,都將會受到影響。
陷阱二:躺平反內卷陷阱
職場上還有一部分人,他們反對當下的職場內卷行為,認為現在的房價、物價過高,再努力工作也難以跟上房價、物價的上漲。與其過度加班、損耗健康,不如直接躺平、順其自然。
躺平的職場人奉行“計劃沒有變化快”的準則,職業規劃隨性而為,順其自然。
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感想:人一旦躺平了,就覺得什么都無所謂了,不想工作就辭職,再尋找新的工作就好了,反正試錯的機會還有很多。
他們覺得越是在不確定性高的后疫情時代,制定的計劃越是沒有意義。但是,躺平的職場人雖然口中說遵循內心的想法,也會被職場大環境所裹挾,難以按照自身的想法繼續工作。
陷阱三:他人認同陷阱
有些時候,我們在職場上做出的決定,雖然表面上說是為了自己,但是仔細思考過后,其實更多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并沒有多大的裨益。
同事曉越畢業之后在大城市找了一份工作,雖然累但自己喜歡。然而他的父母在和鄰居閑聊時經常會聽到別人家孩子在家鄉考上公務員后生活很好的消息,便經常給曉越打電話,勸他回鄉考公務員。
曉越主見不強,耐不住家里人磨,終于答應父母的“教導”,去備考家鄉的公務員,但是由于競爭激烈,壓力大,曉越落榜了,最終耽誤了自身的發展。
無論是生活中為了獲得父母認同,還是職場上為了獲得同事、領導的認同而改變自己的職業規劃,都應該考慮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是否有益,否則就容易陷入誤區,使得未來的規劃有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職業規劃前請先儲備“職場燃料”
在職業規劃之前,你要先想清楚,能夠推動自己持續做好職業規劃的動力,也就是所謂的“職場燃料”在哪里。
聰明的職業規劃策略應該是,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積累職場燃料并不斷更新,同時精明地消費他們。
伊斯雷爾莫爾·艾瓦說過一句話,你的領導力是由你的學習意愿助燃前行的。職業規劃亦是如此。
這樣的“職場燃料”包括你的工作經驗、你的工作能力以及你的社交關系。
職場人要學會把工作經驗轉化為“職場燃料”,使得自己在職業生涯中既能成為復合型人才,又可以保持穩健,擺脫舒適圈的阻礙;也要不停鍛煉工作能力,包括解決問題、說服溝通以及完成任務的能力,這樣有助于迅速適應未知的工作,做到游刃有余;還要學會用心經營社交關系,因為它最有效,且最耐用。
積極儲備這樣的“職場燃料”,有助于你的職業規劃做的更加長遠,上升程度更高。在每一個階段,職場人都應找到那個階段的“職場燃料”,助力自己在每個階段都充滿斗志和活力。
高效的職業規劃做好這三點
1、放寬規劃視野,不局限公司內規劃
首先,職場人應當放寬職業規劃的視野,不僅僅局限于公司內部的職業上升規劃,也要放眼外部市場,做好對外的職業規劃,準備充分更能穩中求勝。
《獵場》中鄭秋冬入獄后回到杭州從零開始,在小小的職介所內,他并沒有局限于職介所進行職業規劃。
而是在外部市場調研,做好對外部市場的職業規劃,腳踏實地發展,最終打造了屬于自己的獵頭公司。
對職場人而言,無論是在小公司還是大公司,都不能局限自身的視野。要既兼顧在公司的規劃,也要關注外部市場動向,做對外的職業規劃,方能掌握主動權。
2、著重崗位匹配度,適配高=升職快
一位網友在網上分享到,自己幾年前和同事一同入職一家公司,當時兩人一起做的職業規劃。
但是同事只是簡單做了和公司相關的職業規劃,并沒有根據崗位的匹配度做職業規劃,而自己著重崗位的匹配度,規劃出了多種的可能性,還做了備用的B計劃。
兩年后,同事不過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轉正,工資多了一千左右,而自己因為和崗位高度適配,能力突出,被領導提拔,現在已經當上了經理。
因此,職業規劃中應當著重崗位和自身的匹配度。因為和自身崗位匹配度高,能力的發揮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工作越高效,升職的概率也越高。
3、聚焦自身長板,優化職業的長尾
在職業規劃時,也要突出自身的能力優勢,用自身的長板避免短板在工作中顯現出來。學會揚長避短,是職業規劃的重要一環。
其次,長尾效應在職業規劃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態分布中,曲線中間凸起的是“頭”,兩邊相對平緩的部分叫做“尾”。
對于絕大部分的需求來說,都會集中在中間凸起的“頭”處,但是除了“頭”,還有兩邊長長的“尾”。尾部的需求是個性化的、零散的、少量的需求。這部分需求,構成了一條長長的“尾巴”。
所謂的長尾效應就是在于它將所有的非流行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甚至比主流市場還要巨大。
職場人要將自身的職場年齡和長尾曲線對應起來,管理自己的學習曲線,優化職場上每一個工作階段,從而實現能力的躍遷。
在當下這個時代,每家公司都正在以極其迅猛的姿態發展,產生優勝劣汰是可預料的事情,職場人的明智之舉便是做好長遠的職業規劃,加強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新年伊始,也祝愿新的一年職場人能夠實現自身的目標,變得更加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