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張地說,你的職業化程度決定你晉升的進度和上升的空間。
有人工作10年啊,還是在原地踏步,被別人評價為特別不職業;而有的人呢,則在職場上,明顯比同齡人上升更快,你會發現除了專業能力很強之外,這樣的人通常都很職業。
因為他們打交道通常都非常舒服,那到底是什么是職業化呢?
我職業生涯的第一課,叫做professionalism職業化,這門課讓我受益至今啊,它讓我從踏入職場的第一天開始就養成了特別好的職業習慣。
今天我想把這些職業習慣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助你在職場競爭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一、不要被情緒左右。
職業化的反面是本能化,本能化是你本人和你職業中的角色是同一個人 ,而職業化是你能用職業的需求去重塑自我。職場和生活,是兩個非常不同的環境。在不同的環境當中,要用不同的角色來要求自我,職業化的本質是通過尊重別人 來贏得尊重,降低信任成本,在職場當中,因為工作受委屈鬧情緒,都屬于不職業化的行為。
二、永遠站在對方舒不舒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職業化是你在商業世界中的教養,具體體現在當別人和你打交道的時候,他感覺到非常舒服。職業化問題的背后思維方式是要永遠站在對方舒服不舒服的角度來考慮一個問題。所以當別人覺得舒服的方式變了,你的行為方式也必須改變。
三、在自己的利益和別人得失之間要拿捏好那個分寸。
職場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計劃、任務、優先級甚至自己的困惑。如果別人正好有空幫到你,你可以選擇感激,但如果別人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沒能幫到你,你也不要覺得這個世界傷害了你。
四、溝通方式要跟著溝通工具的變化而變化。
交流是職業化的重要部分,不同特性的溝通工具,溝通方式也不一樣的。電話和微信,在工作中使用頻率很高,但是他們的職業化表現,是不一樣的。電話交流啊,應該不斷說:“對對對”,”是(是是)”,是讓對方了解你一直在與他同步;而微信則應該在說完“你好”之后,直接有事說事,簡短說清楚你要想說的事,給對方足夠的自由時間來選擇要不要回復你,或者如何回復。
五、重視郵件禮儀。
職場中你和很多人可能只會通過郵件來溝通,見字如面,一定要把自己收拾干凈。郵件禮儀的第一步是用正式的名字和總結性的標題;其次,格式要簡單大方 統一字的顏色、大小、字體,學會擅用分段來標示閱讀邏輯,用縮進來體現層次關系,用加速來突出重點;收到郵件應該盡快回復,這代表著你的能力效率以及對對方的重視程度。
六、每次溝通都應該做足準備。
認真對待職場中每一次溝通,不管對待上級匯報,還是對下級開會,提前做足準備工作,提高效率,一個有效的高價值的溝通。要想辦法增加產出,得出更多的結論和共識,盡量減少大家的時間投入。
七、在30秒之內,講清楚自己的觀點。
有意識的去訓練自己在30秒內清晰準確地向對方講清楚觀點的能力,不僅因為對方時間有限,也能測試你是不是真的理解自己現在做的事。想辦法講清楚自己的價值,在對方心里面種下一個大大的why,為什么?讓對方愿意給你更多時間進一步溝通。
八、遇到不同觀點,學會說“有趣“。
職場遇到不同觀點的時候,職業化的表述應該是“有趣“,不要面紅耳赤,割席斷交。因為職場中的很多分歧,其實并不是事實問題,事實是可以被證實或者證偽的,但是觀點是無法被證明對錯的,它很可能只是不同的認知體系之爭,這種永遠難以說服對方。
九、理解并尊重對方的時間顆粒度。
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基本單位,比如比爾蓋茨的行程表就以5分鐘為行程的基本單位,而王健林呢,則是以15分鐘來安排的。一個具備職業素養的商業人士,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會懂得至少以30分鐘為單位安排時間,以一分鐘為單位來信守時間。千萬不要遲到,這是職業化的基本要求。如果真的遲到了,一定要非常誠懇的道歉,并且補償對方 。
十、不要過分承諾。
完全不把自己承諾當回事,或者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圍去承諾,是職業化的大忌。有的人喜歡說:“”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可是第二天酒醒之后,自己說過什么可能全忘了,這種行為成性,只會損失別人對你的尊重和信任,而信任是你最大的資產。
職業化就是商業世界的教養,這來自于對外的分寸感和對內的克制力。
職業化的本質是通過尊重別人,從而贏得尊重和信任。
長遠來看,你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最終獲得更大的個人成功。
愿你擁有最好的商業教養,獲得最大的個人成功。